让陶瓷文化绽放新光彩
——北流市政协常委陈诚的传承创新之路
□ 王祥丽
“陶瓷是一张中华文明的名片,谈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绕不开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新年伊始,北流市政协常委、广西三环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环集团”)董事长陈诚就马不停蹄地奔赴各地学习交流。在他看来,要想陶瓷产业传承创新发展,就要为陶瓷文化注入新理念。
在传承中创新,推进陶瓷产业转型升级
三环集团始建于1987年,是一家专业创意研发、设计、生产、销售高档日用陶瓷的民营企业。在跟着父亲打拼的日子里,陈诚传承了老一辈陶瓷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创新进取、永不满足”的精神,立志在传承中创新,助力传统陶瓷产业提质升级。
2017年,陈诚从父亲手中接过董事长一职,他致力于引领产业创新和转型升级,研发出“高透瓷”“三高瓷”等新瓷种,浮雕金、釉中彩等工艺创新在市场上取得可喜效益。同时,陶瓷生产全自动化示范性生产线投产,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也为陶瓷产业的智能化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如今,三环集团把传统日用陶瓷做到极致,研发并投入生产的产品达5万多个品种,涵盖餐具、茶具、咖啡具、礼品瓷具、艺术瓷等,75%以上的产品出口到欧洲、美洲、中东、东南亚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中央赠送广西国家礼品生产企业之一,连续多年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国家政要及贵宾礼品供应商,多次为英国皇室及欧美政要提供高级定制礼品。
打造陶瓷小镇,弘扬陶瓷文化
陈诚非常重视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2014年,经过大数据分析和深思熟虑,他提出创建“三环陶瓷小镇”的设想。2017年,“三环陶瓷小镇”一期建成投入使用,形成“陶瓷产业+陶瓷文化旅游+高科技陶瓷”三大板块齐头并进的格局。
集陶瓷研发生产、旅游研学、休闲娱乐、参观购物为一体的“三环陶瓷小镇”,推动了陶瓷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一条“陶瓷+旅游”的特色发展之路。游客探访当地陶艺匠人,了解陶瓷的历史与现状,体验陶器制作乐趣,用图片、视频等记录下小镇的陶风瓷韵。
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在这里开展研学活动,参观“陶瓷博物馆”“窑炉展示中心”“陶瓷之窗”,观摩“陶瓷自动化生产线”,沉浸式体验手工拉胚、捏塑、彩绘的魅力,丰富的非遗陶瓷实践让陶瓷文化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使他们对中国传统陶瓷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开辟新赛道,发展陶瓷新质生产力
在坚守传统陶瓷的基础上,陈诚更多是在先进陶瓷新材料这条新赛道上发力,拓展陶瓷产业链,加快发展陶瓷新质生产力。
三环集团研发的先进陶瓷微纳纤维碳化硅已应用于太阳能光伏产业、第三代半导体晶元、汽车刹车盘等。特别是大健康陶瓷产品发展迅猛,富氢水、制水设备及美容产品陆续投放市场。
与此同时,三环集团加强校企合作,构筑人才高地,设立清华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博士科研工作站,从清华大学引进13名博士组成科研团队,研发的拉曼探针在疾病筛查、爆炸物检测、海关检查、易制毒化学品鉴定等方面,达到了精准快速的效果。纳米生物陶瓷研发取得了多项科技成果,陈诚率领研发团队将陶瓷材料与当地特色农业结合起来,在广西各地创建基地,通过在土壤里加入陶瓷材料,种植的百香果、沙田柚、柑桔等水果富含有机硒元素。
陈诚以科研创新行动践行陶瓷人的使命,实现陶瓷二次创业新辉煌。目前,三环集团研发的先进陶瓷新材料应用于工业、农业、健康养生等领域,推进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 第 1 版:要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 第 2 版:要闻 把“政协答卷”写进群众心坎里——凌云县政协委员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 第 3 版:要闻 边疆开放高地建设“加速跑”
- 第 4 版:要闻 不断夯实农业基础 加力推进乡村振兴——解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
- 第 4 版:要闻 不断夯实农业基础 加力推进乡村振兴——解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