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政协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广西政协报首页 > 政协报数字报
2025-08-12
以调查研究之钥 当好实体经济服务员
2025-08-12 | 来源:广西政协报

以调查研究之钥 当好实体经济服务员

□ 陈湛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在广西推进工业振兴三年行动、桂林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的背景下,以调查研究破解实体经济发展难题,既是践行党的思想路线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唯有深入一线、精准调研,才能摸准企业脉搏、破解发展难题,用扎实的服务为广西实体经济行稳致远注入动能。

 

  一、以实事求是为准则,精准把握桂林实体经济的“生态底色与产业特质”

 

  实事求是是认识事物本质的根本方法,更是把握桂林实体经济“生态优先、文旅融合”特色的根本遵循。桂林实体经济涵盖旅游装备制造、生态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等多元领域,既有百年老字号的转型阵痛,也有新兴产业的成长烦恼,唯有“身入”一线、“心至”深处,才能穿透表象、触及本质。广西实体经济服务员工作队驻桂林市工作队(以下简称“驻桂林市工作队”)调研桂林米粉龙头企业时,发现订单增速放缓不仅是市场竞争问题,更源于传统工艺难规模化、包装缺文化IP、短视频营销滞后等深层制约,折射出传统产业“文化赋能不足、标准化滞后”的共性问题。调研某景区环保观光车制造企业时,提前对接“双碳”政策要求,发现其虽有专利但在电池回收、低碳材料应用上存在短板,为对接广西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提供了精准依据。

 

  为确保调研全面性,需紧扣桂林“生态+产业”的独特性,将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与行业座谈会相结合,既关注企业生产经营的显性数据(如营收、产能),更聚焦“绿色技改投入”“文旅融合度”等隐性指标。

 

  二、以问题导向为抓手,靶向破解“绿色转型与创新不足”的突出矛盾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以问题为导向开展调研,是破解桂林实体经济“生态约束紧、创新动能弱”双重挑战的关键。聚焦企业反映集中的绿色转型成本高、创新要素供给不足、产业链协同性弱等痛点,需逐条剖析根源,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针对绿色转型难题,桂林灌阳恒丰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技改项目因能评、环评流程受阻,驻桂林市工作队协调成立专班全程指导,推动项目通过评审。

 

  面对创新要素短缺,桂林某电子信息企业受原材料涨价影响,调研团队联动高校组建攻关小组,3个月完成替代材料测试并推动量产,使企业成本降15%,技术标准纳入自治区指南,带动产业链成本降低,新增出口量。同时建立“问题清单—责任分工—限时解决—跟踪反馈”机制,全年梳理企业问题427项,办结率96%,推动132家企业享优惠减免税额超亿元,政策知晓率从62%提升至91%。

 

  三、以群众路线为方法,激活企业主体与基层员工的“创新动能”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在服务实体经济中,企业与员工既是调研对象,更是创新主体。唯有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才能汇聚起“众人拾柴”的发展合力,这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一线员工的“微创新”藏着破题密码。桂林某智能制造企业装配车间工人提出“模块化工作站”建议,采纳后生产效率提升20%,次品率降至0.8%,年节约成本460万元。由此推动建立“企业创新提案直通车”,全年转化基层建议197项,创效超亿元。

 

  企业的“真声音”是政策制定的源头活水。修订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时,吸纳326家企业意见,细化旅游装备企业资质认定时限压缩50%、生态食品加工企业技改补贴期延至3年等措施,推动全市新增规上企业78家,“旅游+工业”融合企业占比35%。桂林湘山酒业争创4A级景区时,调研团队协调专家指导,融合非遗技艺与红色文化设计旅游线路,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营收增长40%,成为“工业旅游”标杆。

 

  四、以与时俱进为路径,构建适配新发展格局的“服务生态”

 

  实体经济发展日新月异,调研方法与服务模式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立足桂林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需以系统思维构建“精准感知、快速响应、持续迭代”的服务生态,为全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参考经验。数字赋能让调研更“智慧”。梳理200余家企业高频问题后,搭建“桂林实体经济大数据平台”,重点监测规上企业核心指标。针对米粉产业冷链短板,推动建设3个区域冷链中心,使产品保质期延至15天,电商销售额大幅增加。

 

  创新驱动让服务更“精准”。聚焦“旅游装备高端化”“生态工业标准化”,跟踪15家重点企业数据形成“弹性生产调度指南”,推动旺季产能利用率提至92%,淡季库存周转率提高30%;编制《桂林生态食品加工标准体系》,带动特色产品出口增长28%。区域协同让成果更“普惠”。开展“大湾区—桂林”产业链匹配调研,走访30余家龙头企业制定招商方案,引进相关企业23家,形成电子信息产业链雏形,为广西人工智能战略提供支撑。

 

  桂林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广西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以调查研究之实筑牢服务之基,既要破解当下难题,更要着眼“世界级旅游城市”与“产业强市”的协同,让绿水青山间的实体经济成为广西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始终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引,把调查研究做深做实,方能在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中,书写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桂林答卷。

 

  (作者系自治区政协办公厅行政处副处长、广西实体经济服务员工作队驻桂林市工作队员)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