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鲜栗羹:
食一碗人间秋色
朱雅芳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令白居易念念不忘的山中桂子,此时正香飘云外。而令我留恋的,恰是那一碗秋色里的桂花鲜栗羹。
大学时期,每当金桂飘香的季节,我和室友相约骑行前往满觉陇,赏“满陇桂雨”,吃桂花美食。珠英琼树,落英如雨,空气里弥漫着沁人肺腑的桂花香,最不可错过的,当然是喝一碗地道的桂花鲜栗羹。那花,那人,那一段白衣飘飘、无忧无虑的时光,在流年里历久弥香。
后来,我尝试着自己动手做一碗桂花鲜栗羹。择取新鲜的桂花,洗净去除杂质,在锅里加入清水和冰糖,持续搅拌,待冰糖完全融化后加入桂花,继续加热至桂花变色,让花香与糖浆充分融合。馥郁的香味,似有魔力,一下子将当下的嗅觉和记忆的回香串联了起来。将煮好的糖桂花冷却备用。取鲜板栗,去壳蒸熟后切碎,锅中加水及少量冰糖煮沸,加入板栗碎粒,再次煮开,淋入少许藕粉勾芡,完成栗子羹的制作。将煮熟的栗子羹盛入碗里,按个人喜好加入糖桂花,搅拌均均,一道醇香绵软的桂花鲜栗羹就做好了。
自认为,自己做的桂花鲜栗羹,色泽白黄剔透,尝一口,栗子脆嫩,藕羹甜润,糖桂芳香,称得上色香味俱全。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细想,大概是少了记忆里的人和事吧。难怪有人说,我们时常留恋一种味道,其实是留恋于味道里的人和事。
口感尚佳的桂花鲜栗羹,营养也相当丰富。桂花本身具有药用价值,能祛痰止咳、行气止痛、活血化瘀。栗子味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矿物质。二者皆性温,是一加一大于二的搭配。桂花鲜栗羹对调理脾胃,延缓衰老都有功效,是道老少皆宜的美食。
“蟾宫折桂”“吴刚伐桂”,桂的典故颇多,我独爱“月落桂子”。相传,唐代时,杭州灵隐寺的德明和尚在皓月当空的中秋之夜,忽然听见滴答的雨声。他开门一看,见月亮里落下无数象珍珠般的小颗粒,便上山拾了满满的一兜。他的师傅告诉他,这是月宫里吴刚砍桂树时震落的桂子。如此诗情画意,又兼具神话色彩的渊源,满足了人们对桂花的美好想象,诸如桂子入食,似也承了上天恩泽。
烟火人间,风味长存。古往今来,中国人的浪漫和仪式感都藏在时令美食里。桂花糖、桂花糕、桂花酿酒、桂花入茶、桂花栗子羹……人们对金秋的热爱,寄情于桂花之中。桂花美食的背后,是乡愁,是回忆,是君子之交,是同窗情谊,是人与人相处中至情至性的朴素温情。“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花好月圆,金桂飘香,正是团圆好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