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协力 共同抗疫
——梧州市政协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速写
□ 本报通讯员 苏炳培 王敏红
“关键是火车头带动有力!”9月13日,一条由梧州市茶业商会在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关于抗击疫情的推文,在梧州市政协委员微信群收获了一众点赞和好评。据悉,梧州市茶业商会会员170多人次参与抗击疫情工作,捐款捐物超18万元。文中的“火车头”指的正是梧州市政协常委、梧州茶业商会会长吴燕。这次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是委员们积极响应市政协倡议,把履职作业写在抗疫战场的又一体现。
9月5日,梧州市新增1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连续30个月无本土确诊病例的宁静被打破。在市委坚强领导和市政府的有力组织下,全市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流行病学调查、隔离管控、核酸检测等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市政协通过微信群向委员们发出“同心抗疫”的倡议,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疫情狙击战迅速打响。
“坚决听从市委部署,助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市政协主席黄振饶及时召开主席会议,提出明确要求。
9月虽已是仲秋时节,但梧州的天气仍十分炎热。9月6日,市政协迅速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以2至3人为一组,下沉社区,以“双报到”协助开展核酸检测信息录入、现场秩序维护、群众疏导等工作。“与‘大白’的付出相比,这点汗水算不了什么。”结束了一天志愿工作,在大塘社区换岗时,市政协机关党员潘忠文脱下防护服、口罩、面屏、手套,身上穿的衣服早已湿透。截至9月15日,市政协机关30多名党员志愿者协助进行核酸检测达2.5万余人次。
“严格规范,不漏一处”“想方设法做好物资保障”……为了科学、精准、高效、有序地推进突发疫情处置工作,9月8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成立应急工作机构,市政协副主席曹垂龙、李彤华分别担任副指挥长兼消杀组、社区服务组组长,连日带领工作组,奔走在小区和学校之间,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拟定方案,调配资源,确保防疫工作落到实处。
“此时,群众最需要接收到关于疫情的权威信息。”疫情期间,许多自媒体发布的消息泛滥冗杂,急需发布官方权威消息对舆论进行正向引导。市政协常委、市疾控中心主任练莲坚持及时推送关于疫情的权威信息,300多名市政协委员主动当起“信息员”,及时将所在单位有关疫情防控工作的的权威信息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推送,《生活物资充足丰富,市民别慌,保证供给》《蕴养正气,居家健体助抗疾》《梧州市红十字开通24小时心理服务热线》等推文,通过委员们的微信群、微信朋友圈等途径及时转发,对舆论正向引导起积极作用。
“我在专家组值班”“我在做志愿服务”“我在学校引导核酸检测”“我们都是战士!”……微信群里不断更新的信息记录了委员们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点点滴滴。由市政协委员、梧州粤剧传承人钟杏沂出演的小视频《怒马当关守吾城》,自发布以来,收获了1.7万次转发和1.9万多个点赞。“梧州加油!”“梧州必胜!”视频下方不断新增的一条条加油留言,随着视频的转发延续了共识,凝聚了力量。
“我们需要汇集社会各界力量,引导舆论风向。”负责市政协社情民意信息编辑的机关党员干部熊冰,由于所在小区实行封控管理,她通过电话指导同事及时编辑报送了委员提交的4条社情民意信息。
梧州市长洲区是此次疫情防控的“主战场”。9月6日,梧州市长洲区政协委员、梧州市宏坤建筑机械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小强首当其冲,在疫情发生时,当即要求员工全力抗击疫情,当得知社区缺少帐篷、遮阳伞等物资时,他立刻自掏腰包购买物资送到社区。
9月8日,市政协通过微信群发出“同心抗疫”倡议后立即得到委员们的响应。“我捐助6000元物资”“我已捐38台风扇”“我捐出2000元现金和价值4500元的帐篷和矿泉水”“我捐5万只医用口罩”……微信联络群里,委员们勇担社会责任,积极奉献爱心,传递着同心协力,共同抗疫的感动。
每一份捐助的物资都诠释着一份担当,每一个微小的行动都蕴藏着一份力量。9月15日,梧州市区公共交通重新恢复正常运行,市民有序恢复工作。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市政协始终与市委、政府同心同行,委员们与群众团结一心,展现了新时代政协委员的担当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