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科技创新沃土 萃就现代水牛业“雄起”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牛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牛研究所)是全国主要以水牛科学研究为主的省级科研单位,成立于1958年,1960年因机构改革下放地方,1994年重新恢复成立,隶属中国农业科学院、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双重管理。主要承担水牛科学研究、科研成果中试、技术培训、开发、种牛的培育和推广等任务。目前水牛研究所有在职在编人员132人,专业技术人员102人(博士4人,硕士30人,在读博士4人,在读硕士1人),占全所在编职工的77.3%,硕博士占38.2%;高级职称人员30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29.4%。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国优秀奶业工作者1人,自治区优秀专家4人,自治区十百千人才工程二层人选1人,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南宁市特聘专家1人。
2022年7月10日,中国农科院张合成书记调研水牛研究所
科技创新平台日益完善
水牛研究所研发中心占地面积4000㎡,有各种仪器设备300多台(套),固定资产4000多万元。中心设计有4个创新团队,分别是水牛遗传与繁育、水牛育种与种质资源利用、水牛营养与饲料科学、食品加工与质量安全4个创新团队。建有国家级平台3个,即国家农业部水牛遗传繁育技术重点实验室、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农业农村部畜禽资源(牛)评价利用重点实验室。8个自治区级科研平台,即广西水牛遗传繁育重点实验室、广西水牛繁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水牛乳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广西水牛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水牛研究所科技成果转移中心、广西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广西水牛研发人才小高地、广西奶水牛良种培育中心等科研平台。拥有一个广西水牛研究所水牛种畜场科研基地,是国家级水牛种畜场,目前存栏水牛800多头。先后获得国家农业部肉牛核心育种场、广西畜禽现代生态养殖场(五星级)、广西壮族自治区星级无规定动物疫病养殖场(四星级)等称号。也是培育中国摩拉水牛、中国尼里—拉菲水牛、地中海水牛以及三元杂乳肉兼用水牛的主要繁殖基地,全国最大的良种水牛繁育基地、奶水牛业开发示范基地和水牛专业技术培训基地。
水牛所研发团队合影
科研成果遥遥领先
水牛研究所科研工作主要在水牛人工授精、杂交改良、新品种选育、染色体组型、超数排卵、体外受精、单精子注射、同期发情、胚胎移植、饲料营养、乳肉产品加工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尤其是在水牛繁殖生物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建立了一套重复性好、技术成熟的水牛胚胎体外生产体系,创下了世界首例试管水牛双犊、世界首例经分离XY精子性别控制雌性水牛双犊、世界首例亚种间克隆水牛、世界首例冷冻胚胎克隆水牛、世界首例胚胎分割-性别鉴定试管水牛、转基因克隆水牛等11项世界第一。先后获国家农牧渔业科技奖1项,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9项,广西自然科学奖1项,广西农牧渔业丰收奖1项,地市级科技奖3项。登记科技成果100多项,授权专利40多项,制定国家标准2项,地方标准15项。建所以来,共有17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包括江泽民、李瑞环、温家宝和陈俊生等)曾亲临考察指导工作,并对取得的科研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摩拉水牛
对外合作交流逐步深入
水牛研究所十分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意大利、英国、新西兰、美国、澳大利亚、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的相关机构确立了长期合作关系。2015年水牛所赠送了老挝良种公牛4头和一批水牛冻精以及仪器设备,带动该国水牛改良事业发展。同期,与意大利农业研究与经济委员会成立“中国—意大利水牛联合研究中心”,2018年与巴基斯坦拉合尔兽医与动物科技大学合作共建 “中国—巴基斯坦水牛科技联合研究中心”。计划与国内皇氏公司联合在巴基斯坦建立水牛胚胎生产中中心,利用技术优势大量生产良种胚胎,快速扩繁优良奶水牛群。近年来,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依托科技部和自治区科技厅支持,先后共引进8人次国际杰出青年科学家(巴基斯坦、埃及、伊朗等国)来所开展科研工作。在国际上,由于在水牛科研及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曾获国际水牛大会授予“水牛先驱者奖”和“科研荣誉奖”。
广西水牛研究所
长期以来水牛所积极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西大学等10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战略性、紧密型的全面合作关系,聘请知名专家、学者为高级技术顾问。尤其2019年聘请了中国工程院印遇龙院士为“水牛生态养殖与营养调控”首席科学家,并重点推进与中国科学院黄路生院士及其团队在水牛生殖生理及全基因组技术方面的系列合作。
助推产业发展成效明显
围绕把水牛奶业培育成为我区农业特色支柱产业的工作目标,不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持续推进水牛产业化发展步伐。已向全国推广良种水牛3000多头,组织全国各水牛产区省份开展技术培训班、高级研修班等100多期,培训技术骨干2000多人,辐射带动各地水牛养殖技术的普及与提高,有效地促进了水牛杂交改良工作的进程。目前,在广西水牛杂交改良已扩大发展到100多个市县,并在灵山、北流、兴宾和武宣等36个示范县建立了100多个水牛养殖小区。全区水牛存栏225万头,居全国之首,其中奶水牛存栏达5.11万头,能繁母牛3.14万头,水牛奶产量3.03万吨,产奶总量居全国第一,带动皇氏、壮牛、百菲酪、桂牛、南国、石埠、西江、左江和雅维等十多家水牛奶加工企业,水牛奶加工销售产值达到50亿元。
- 第 1 版:要闻 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 刘宁主持 蓝天立作政府工作报告
- 第 2 版:要闻 双向发力 星火成炬
- 第 3 版:要闻 真抓实干 克难攻坚 勇毅前行 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2022年全区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盘点
- 第 4 版:要闻 以高质量发展推动防震减灾现代化
- 第 5 版:要闻 凝心共促“质的有效提升” 聚力助推“量的合理增长” ——出席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政协委员聚焦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 第 6 版:要闻 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 第 7 版:要闻 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热烈祝贺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一次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隆重召开
- 第 8 版:要闻 谱写壮美广西新篇章——广西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纪实
- 第 9 版:要闻 “学习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驻京广西艺术家作品南宁展部分代表性作品
- 第 10 版:要闻 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 天等县政协推动政协工作提质增效
- 第 11 版:要闻 打造特色工作品牌 提升建言资政成效——北海市政协工作品牌建设纪实
- 第 12 版:要闻 厚植科技创新沃土 萃就现代水牛业“雄起”
- 第 13 版:要闻 靠前发力 整合资金 振兴乡村 ——自治区财政厅多方筹措资金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 第 14 版:要闻 商乘并举开新局 创新驱动促发展—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第 15 版:要闻 十五八桂情,百年兴业梦——兴业银行南宁分行十五载发展纪实
- 第 16 版:要闻 规定动作“出实活” 自选动作“出新活”——百色市田阳区政协2022年工作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