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政协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广西政协报首页 > 政协报数字报
2024-11-02
以“烦琐”为贵
2024-11-02 | 来源:广西政协报

赵自力

 

  最近在读《曾国藩家书》。曾国藩的家书,写满了各种家庭琐事、个人感悟。比如今天见了哪些朋友,在哪里吃的饭,租的房子每月租金多少,今天去剃了个头,练了多少字等。诸如此类。

 

  “信来,须将本房及各亲戚家附载详明,堂上各老人须一一分叙,以烦琐为贵”,这是《曾国藩家书》收藏的一封书信,是曾国藩写给父母的,请父母回信时尽量详细些,哪怕是鸡毛蒜皮的事也可以,越烦琐越好。越烦琐越有见字如面的感觉,越能解思乡之苦。

 

  由此,我想到了我的父亲。高中毕业我到异地念书,一年回一次家,平时就靠书信联系。那时,父亲每个星期都要给我来封信,信纸就地取材,铅笔钢笔都写过。每封信都很长,从庄稼说到家畜,从村头说到村尾,总有说不完的话。我当时感觉父母很啰嗦,回信也很简单,只报喜不报忧,有事说事,无事就报平安。后来,父亲写信来说我,叫我多说说学校的事,管它是否有趣,都可以讲给他们听,越详细越好。从那时起,我懂得了在老家的父母,他们时时刻刻牵挂着我,虽然从未说过想我的话,想从日常的点点滴滴里尽可能地多了解我的生活,慰藉思念之苦。

 

  于是,我也开始把信写长了,书信看起来像是记流水账,也不管修辞与章法,想写什么就尽情地写,就像回到家和父母拉家常一样。懂得了父母心意后,再看他们的信,越看越欢喜,越读越过瘾,尽管天各一方,也感觉近在咫尺。

 

  参加工作后,我所有的家书一直保存着。闲下来时,常常读读那些书信,回忆起点点滴滴的美好。也常常回老家陪父母,没有高大上的话语,尽是说些零零碎碎的事情。我们在彼此的唠叨里,一点点享受着岁月静好。

 

  每天晚上接高中的女儿放学,一路上她总喜欢讲不停。我一点也不感到厌烦,巴不得她讲得越琐碎越好,感觉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父亲。

 

  其实,生活中的烦琐,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