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政协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广西政协报首页 > 政协报数字报
2024-11-23
人烟寒橘柚
2024-11-23 | 来源:广西政协报

董改正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这样苍然的秋。一个“寒”,一个“老”,都是极简单的,却一字不易。一个极其洒脱的人,他的忧郁懒得用过多的形容词来打理,而我,隔着约一千三百个秋天,犹然可感那微薄的寒,那太息的老。真实比夸饰更有力。

 

  时间感,“老”和“寒”都是。生命是有体温的,高了是热,低了是寒。自然的体温是时间的流走带来的,四季寒凉冷暖的触感,是人拿自己的体温对照自然做出的判断。这样的寒,也经了心,但却有一种温度之外的寒,在身体和自然之外,是心灵的炎凉感知,如“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春秋,其实相对应的是暖冷,或曰炎凉,时间的温度就是历史。一个“秋”字,个人可以是一生,国家可以是一朝,当事人感触最深,是“垂泪对宫娥”,是“林花谢了春红”,是“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那烛,那花,那月,也是凉的,秋了,变了。

 

  是的,变了,沧桑的时间感,带给人的感触,多是悲凉。变在时间里,时间是变的载体,而寒,是变带给心灵的创伤。有不知不觉的变,有毅然决然的变,有天翻地覆的变,有原可阻止的变,有青山遮不住的变,而当事过境迁,幡然惊醒时,毕竟东流去了,望着那滔滔滚滚而去的背影,只有一个“寒”字,像一轮凉月,孤悬天宇,泄落寒辉。

 

  谁不怕寒呢?谁都怕。可是,这寒,都是出自于温软温暖的心。谁都愿自己能被世界温暖、温柔地相待,谁也都愿意温暖、温柔地对待这个世界,但是,在时间里,谁又能心想事成,对人或是被人这般对待?从初心到磨砺得伤痕累累到不惑耳顺知天命,其间要经历太多的淬火涅槃,把那一颗温热的心,看什么都活泼、美好的眼,变成了寒凉和淡然。“凭栏一片风云气,来作神州袖手人”,这是怎样的放手?是怎样的苍凉?读来令人心痛。

 

  人烟。人烟这个词就有苍茫的悲凉意味。活泼泼的生活,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奔波挣扎,恋爱与婚姻,友谊和酒,英雄与佳人,有多少说不完的故事,谈不完的传奇,有多少泪多少笑,终于化作了两个字:一个是“人”,一个是“烟”,人烟,人燃柴煮饭做菜时,从细细的烟囱里,腾起的炊烟。功业何在?爱情何在?那撕心裂肺的痛,那创造或摧毁的力,它们在哪里?无非都在人烟里,在安静的、寒凉的、带着禅意的袅袅炊烟里,在简单的吃饭穿衣中,在英雄的锈剑中,在美人的鱼尾纹中。一杯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笑谈中的那些人的萧疏寒淡表情,在后人笑谈时,忽然间想起,心头有一个孤寒的月亮。

 

  人烟苍凉,水墨一般省略了许多纠缠苦恨。炊烟弥漫在粼粼水波一样的青瓦之上,弥漫在翻给天空阅读的青瓦之上,青瓦下的人,他的生活,他的悲欢,都被留白成一声叹息。人烟,对人来说,是活着,是忍受、修炼,是追求素朴的幸福,是无数人无数代万里归来后的总结:简单、宁静,是以不变对万变;对于这个美丽的星球来说,是一个文明物种的薪火相传,它脆弱又顽强,它稚嫩又尊严。在望不到边际的时间中,它孤寂、倔强而苍凉。

 

  人烟寒橘柚,是在深秋,白露已过,寒露已着。白云生处,有三两人家,炊烟袅绕,橘柚林浓郁如墨,经了这烟,似乎添了寒意,加了寂寞。写这首诗时,太白站在宣城谢脁北楼之上,其实也站在历史之上,时间之上,人类之上,他看到的不仅仅是炊烟,还有整个人类的苍凉、历史的沧桑,时间之“变”里人的无奈、坚强,人的悲壮和尊严。

 

  那一年,太白54岁,自金陵回宣城,闲居闲适。12年前,太白应诏入京,写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那种轻捷的潇洒,已与橘柚同寒、梧桐同老了。如果不是第二年的安史之乱爆发,太白将会步入他的“人烟”,但历史毫不客气地留下了它的炎凉,杨妃死,玄宗退,大唐衰落,人烟将会一次次地寒了橘柚,在寒中,恒向温暖,因为那青瓦下的人,一直在燃着他的柴,袅袅着他的烟。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