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凤婷
周末,买了父亲爱吃的排骨回家。我用高压锅把排骨高压15分钟后,将其出锅又红烧了一下,父亲最爱吃这样的口味了。结果他用筷子拨了几下排骨肉,唉声叹气地把筷子放在饭桌上。母亲笑着说:“肉都离骨了,你多少吃点儿,别枉费孩子的心意。”哪知,父亲跟了句:“这肉嚼不动,下次趁早别买了。老了真是不好过,以后我们俩撑不住了,就去养老院吧。”
我心里忽地像有什么堵住了。费心买来,用心烹调却得了这样的一句话。而且他还嚷着去什么疗养院,言外之意分明怪我们不够孝顺嘛。
回家后,我又忙活了小半天。晚上我拨通了父亲的电话,他说:“爸的腿不听使唤,不想给你们增添负担,所以心情很糟糕,相见一回老一回,不求儿女常相伴,但求常相见。”
倏地,眼里噙满了泪,依稀回想起那个冬天的晚上,父亲在凛冽的寒风中接我下班时,眼里闪动的无限期待。那年,我在一家糖酒公司上班。因为糖和酒是大年的必备及送礼之物,每到年底工作会更加繁忙。
那时还没有购物超市,年前的10多天里,我们会加班到晚上8点多。此时,我们在屋里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室外气温却在-20℃左右。一天晚上8点钟,杨经理坐面包车办事回来,刚走进办公室便冲我说:“你爸真是倔,让他进来坐着暖和,他偏说在外面锻炼锻炼”
忙里偷闲,我哈腰在窗前,用手擦去凝结在玻璃上的哈气往外一看:昏黄的路灯下,父亲把白山牌二八自行车停在路边,而他则在前后约10米长的马路牙子上往返小步跑,间或踮起脚尖做伸展运动,其动作在厚重的棉外套下面略显迟缓笨重。
终于下班了,当我走出门外,一股寒气扑面而来。一见我,父亲乐呵呵地把自行车车把迅速调个头,然后从怀里掏出小棉垫放在后车架上说:“闺女,快上车,肚子一定饿扁了吧?”
“刚才,你咋不进屋暖和呢?今后我还是坐公交车回家吧。”我嗔怪道。
“我进屋会影响你们工作的。公交车哪有我这车准时准点呀?只要老爸能骑车驮动你一天,你就得给老爸这个机会。”
父亲的话随着呼出的气荡在冬日的夜空里,好像一首永远贴心又贴肺的亲情歌。我把头靠在他的背上,双腿随着自行车摇摆着,仿佛回到儿时父亲接送我上下学的时候。
如今,父亲骑自行车真的驮不动我了。他的膝盖处骨质增生严重,走平路迈步都吃力了,随之而来的便是脾气火爆。母亲能够理解,处处顺着他。而此刻,他只能倚在门前,盼着孩子常回家拉拉家常、聊聊工作。这是多么简单的幸福呢?
- 第 1 版:要闻 “全球减贫案例”背后的推力——天等县政协深化“产业振兴 委员行动”力促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 第 2 版:要闻 银发列车出行“锦囊” 让老年人更舒适地追寻“诗和远方”
- 第 3 版:要闻 西部特色产业“拔节生长” 科技创新助力弯道超车
- 第 4 版:要闻 闻香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