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寿喜
银行办公室主任马元才最近被一件事难坏了、急坏了。按常规,上一年度的工作总结必须在元月上旬交到行长手中。可眼下,中旬都快过去了,年终总结还没有脱稿。好在行长刘明俊去年才上任,还不知道什么“常规”,但年度总结必须在元月底上报,这可是“常理”。
年终总结没能脱稿的原因是“第三点”不太好写。每年总结的前三项都是“第一政治思想”“第二业务工作”“第三廉政建设”。前两点的内容、格式一般变化不大,好写。第三点就难写了,因为省行领导一直强调廉政建设每年都要有点新举措。而去年一整年,几个行领导的“廉政举措”都只停留在口头上,不仅毫无实绩,甚至刘明俊本人还有些“不太好说”的行为。刘行长去年是从别的地方调过来的(家属孩子目前都还没有过来),本来完全可以安排在条件尚可的银行招待所“暂住”,可刘行长当时就嫌住在招待所“太吵”,提出要去一个安静的地方。马主任自然心领神会,最后在依山傍水的“秀湖山庄”给刘行长“包”了一个套间,连吃带住,上下班小车接送,每月硬“消耗”就达四千五百多元,这自然是“为了工作”。行里职工对此议论纷纷,据说还有几个职工给省行纪检处写了“联名信”。在这种“形势”下,马主任只好将年终总结中的“第三点”先行空白。
眼看着元月份就要过去了,年终总结中的“空白”依旧空白。一天晚上,马主任的妻子见丈夫愁眉苦脸,就说了她们单位里的一个“笑话”:某科因公关需要,得到配置四台手机的经费,可两位科长为了配上高档次的手机,将四台削为两台,结果这事竟然“上”了单位的年终总结,成了去年廉政建设的一个实例。
妻子的笑话不仅成了马主任的“开心果”,也成了“启示录”。当晚,困扰马主任一个多月的“年终总结”终于脱稿。其中“第三点”里有这么一段:“去年春,刘行长刚刚从外地调到我行,由于气候、水土的差异,刘行长身体多有不适。出于关心,市里和本行某些同志建议他在新落成的‘美都大酒店’暂住一段时间,可刘行长说什么也不同意,最后只在市郊一家不大的旅馆住下了,仅此一项,每月就给单位节省人民币六千四百三十二元……”
- 第 1 版:要闻 各地“新春第一会”释放高质量发展强劲信号
- 第 2 版:要闻 今年你AI了吗?
- 第 3 版:要闻 “以旧换新”后,“旧物”都去哪了?
- 第 4 版:要闻 一只鸟儿发现了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