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政协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广西政协报首页 > 政协报数字报
2025-07-31
走读冯家江湿地
2025-07-31 | 来源:广西政协报

郭 为

 

  暑假来北海游玩,入住的春江海岸小区对面竟藏着一片湿地。当地朋友极力推荐我去看看。客栈老板知道我喜欢观鸟,也热情地说:“冯家江湿地,去了不后悔。”

 

  午后,我从银滩大道旁的一个入口走进湿地。入口处立着“治污、生态、为民”的宣传牌。两位工人正埋头修剪草坪。江边,一大片黄槿映入眼帘,枝头开着鲜亮的黄花。黄槿旁边是无瓣海桑,远看树形婆娑像绿柳,走近了才看清枝头缀着玲珑的青色果实。

 

  沿着步道往前走,两边挺立着小叶榄仁树。八哥扑棱着翅膀飞过,鹊鸲则在头顶的枝桠间且唱且跳。草丛中,一只普通殃鸡优雅地穿过步道,对人的存在毫不在意。湿地和人类并肩而居,这里的鸟儿早已学会安心。

 

  一位正在打扫的清洁工阿姨告诉我:“现在湿地环境变好了,每天清早和傍晚,来这里锻炼的人可多了。”她眉眼间流露出自豪与喜爱,仿佛这片湿地早已融入她的日常生活,也浸润着她的心灵。

 

  我所在的位置靠近冯家江入海口,所以这片湿地被称为“滨海活力区”。抬眼望向清澈的江面,一群白鹭正在浅水里专注地觅食,还有一些鹬鸟在水边敏捷地捕捉着什么。阿姨又补充道:“每年秋冬,北海是候鸟迁徙路上的重要驿站,吸引大批候鸟来这里过冬呢。”这话令我心生期待——湿地的红树林如母亲怀抱,为这些远客撑开温厚的庇护之伞。

 

  除了无瓣海桑,湿地里的红树林家族成员众多:木榄、海榄雌、秋茄、海漆……它们深深扎根于盐碱的泥滩之中,彼此簇拥,蔚然成林。这个季节,秋茄正悄然绽放米白色的小花,花朵聚成伞状花序,素雅而低调。海榄雌则缀满金黄色小花,宛如一颗颗明亮的小灯笼。最为奇特的,是它们树下那一根根指状的呼吸根,如同无数伸出的手指,从泥中探出,静静汲取空气的养分,为树木提供生机。这些树木,从新绿、翠绿到橄榄绿,为湿地铺展出一幅生机盎然、错落有致的绿色画卷。

 

  红树林绝不只是亚热带湿地的风景点缀,它们是地球上最神奇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们顽强地生长在陆地与海洋交汇的潮间带,是大自然赐予的一道天然防线,也是地球储存碳元素的重要宝库。在冯家江湿地,每一棵无瓣海桑、木榄或秋茄树,不仅滋养着招潮蟹、弹涂鱼等小生命,也在默默地、持续地吸收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别看这些树不高大,它们每年吸收储存的碳量,竟然是热带雨林同等面积的四倍之多。它们就像一座座活生生的“碳银行”,为地球的生态平衡做着巨大贡献。

 

  红树林的价值远不止于固碳。它们如同坚韧的绿色海堤,直面风暴和海浪的冲击,有效减缓了浪潮的冲击,保护着身后的城市、村庄、农田和渔港。在广西,在北海,在冯家江湿地,人们早已懂得珍惜红树林,把它当作守护家园的“绿色盾牌”。

 

  站在步道上,望着远处绵延的红树林和空中自由盘旋的白鹭,心中油然升起一份敬畏。人类从来不是大地的主宰者,我们只是与万物共生的一员。而红树林,以其惊人的耐心,日复一日地在此守护。它们枝挽着枝,根连着根,在漫长的海岸线上,筑起了一道绿色的、生生不息的防护长城。这道长城无言却有力,默默守护着脚下的土地、生命,也守护着未来的希望。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